“川東北項目確實再度延后,主要是雙方對開發(fā)方案的設計存在分歧,預計到2014年下半年才會正式對外送氣。”12月9日有中石油西南油田分公司管理人員證實了這則傳聞。
川東天然氣項目是中石油與雪佛龍共同投資的、中國最大的非常規(guī)天然氣對外合作項目,2007年12月雙方簽署了長達30年的《川東北高含硫合作勘探開發(fā)合同》(簡稱合同)。合作區(qū)塊主要位于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、萬源市和重慶市的開縣境內。根據整體規(guī)劃、分期建設投產的原則,川東北合作區(qū)塊的天然氣資源開發(fā)分評價期、開發(fā)期和一定的生產期三個階段完成。
“分歧應該就產生在這三個階段完成的費用承擔及項目收益分享中。”一家同樣在中國擁有非常規(guī)天然氣合作區(qū)塊的跨國公司高管說。
據了解,由于頁巖氣等非常規(guī)天然氣開發(fā)難度很大,因此在項目合作過程中,往往是由外資方承擔所有前期評價費用,并提供相應的開發(fā)方案供雙方共同討論實施,而川東天然氣項目更是具有世界級難題的高含硫項目,其開發(fā)難度更是勝于其他氣田。
“因此外方肯定急著要開發(fā)氣田,回收成本,但中石油可能因為一些原因,不愿急著讓項目上馬。”上述跨國公司高管說。
事實上,由于中國非常規(guī)天然氣項目多處在群山峻嶺的四川盆地,開發(fā)成本遠高于北美成熟市場,因此不論中石油、中石化,還是其他頁巖氣開發(fā)中標企業(yè)對項目投資及未來回報都持謹慎態(tài)度。
“只有在稅收、氣價等多層面建立非常規(guī)天然氣扶植政策,并真正落到實處,才能推動非常規(guī)天然氣的大力發(fā)展。”金銀島天然氣分析師謝秋婷坦言。
中石油提出延期
2007年12月,雪佛龍與中石油簽署合同后,2008年4月即成立專門的四川分公司和項目團隊,由雪佛龍中國區(qū)副總裁大衛(wèi)·尼爾森親自兼任項目總經理。
有資料顯示,川東北區(qū)塊總面積約1969平方千米,已探明天然氣儲量1759.71億立方米。根據雙方簽訂的產品分成合同,在評價期、開發(fā)期和一定的生產期內,雪佛龍公司將擔任作業(yè)者,之后由中石油接管作業(yè)。
評價費用由雪佛龍公司單獨承擔;之后雙方按照合同規(guī)定的比例對所產出的天然氣進行費用回收和利潤分成,中石油和雪佛龍公司對該項目分別持股51%和49%。
當時,中石油官方即表示,雪佛龍在稠油開采和高含硫氣田開發(fā)方面的技術優(yōu)勢是競標成功的主要原因。
“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大的陸上天然氣合資項目,也是雪佛龍在華最大的投資項目,因此雙方高層都十分關注項目的進展。”上述跨國公司高管稱。
最初,中石油對外宣布2010年該項目即可投產輸氣。然而由于金融危機突然爆發(fā),雪佛龍向中石油提出延緩項目推進進度,經雙方再次商定,2011年重啟合同執(zhí)行,至2013年底正式投產。
“現在他們又宣布明年年中投產。”——此時,距項目啟動已經過去了7年時間。
據了解,目前國內天然氣市場嗷嗷待哺,因霧霾和煤改氣的快速推進,為何川東北項目卻屢屢延后投產呢?
“投資太大了,”那位跨國公司高管坦言,“全球高含硫天然氣項目很多都集中在中國,并沒有一套直接的解決方案可以照方開發(fā)。經過幾年的實踐,至2013年雪佛龍已經通過實驗、勘測、評估等對項目有了一定認識,這時該中石油按照股權等比例掏錢了,卻發(fā)生了那么大的人事變動(見8月27日《中石油遭遇反腐風暴兩天四高管接連被查》)。”
因此中石油提出延后項目進展“也是理所應當的”。
對此說法,中石油與雪佛龍方面均未給予正面回應,但自7月以來,中石油已大幅削減投資計劃,甚至表示今年整體投資將減少180億元。
雪佛龍的無奈
對川東北項目再次延后投產,雪佛龍方面當然有所不滿。
“目前中國天然氣市場方興未艾,天然氣供需缺口很大;再加上政府正在推進氣價改革,因此盡早對外輸氣,當然是雪佛龍求之不得的。”有知情者稱。
國家發(fā)改委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為588億立方米,增長9.0%;天然氣進口量(含LNG)約合247億立方米,增長24.6%;天然氣表觀消費量815億立方米,增長13.1%。
“直接說就是有氣不愁賣。項目投產,雪佛龍通過股權投資既可以盡早回收成本,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獲得一定比例的份額氣資源,為公司盡早進入中國下游市場提供保證。”上述知情者說。
然而,對中石油的難處它也不得不理解,因為此前它也有過相似的經歷,并向中石油提出了延遲投產的請求。
2009年2月,雪佛龍向中石油提出,愿意向后者出售新奧爾良以南BigFoot深海油田12.5%的股權,并提供了的技術數據,然而最終因中石油期望值更高,交易最終告吹。
當時即有中石油人士指出,雪佛龍這番示好,是因為這家美國公司2007年成功取得了位于川東北天然氣田的開采權。
非常規(guī)難題
一向號稱“亞洲最賺錢公司”的中石油怎么會突然缺錢了?
據上述跨國公司高管透露,目前他們公司也在四川擁有多個評價、勘探、開發(fā)項目,其中成果最顯著的一個項目已經與中石油簽署了新的勘探開發(fā)合同,即將進入生產期,此外,公司還在西北某省與中石油合作開發(fā)致密油氣。
“且不說中石油與我們在項目上馬前投入的時間、人力成本等,僅賬面上的花費就達數十億元,因此不論誰都對項目投資的前期準備做到精益求精。很多項目經理擔心打出沒油氣的"干井",會一夜白頭。”他說。
他指出,川東北項目的地質條件和資源屬性,都屬于高風險項目,企業(yè)資金安排與調度臨時發(fā)生變化,“這種高風險、高投入的項目暫緩”也很正常。
事實上,自2009年頁巖氣革命以來,非常規(guī)天然氣開發(fā)的熱潮經久不息,然而卻往往是只聞樓梯響,不見佳人來。
在此前舉行的兩輪頁巖氣招標中,共有20余家企業(yè)獲得了區(qū)塊,然而目前只有中石化宣布正式投產出氣,其他項目均處于觀望狀態(tài),甚至“河南某企業(yè)在獲得區(qū)塊幾年后,才找相關鉆井公司進行鉆井試采。”
“目前,鼓吹大力發(fā)展非常規(guī)天然氣,特別是頁巖氣的都是那些市場專家和沒有獲得區(qū)塊的企業(yè),”那位跨國公司高管坦言,“擁有區(qū)塊的企業(yè)拿出真金白銀開發(fā)非常規(guī)的企業(yè)很少,基本都是經過多年勘探積累后,才敢大規(guī)模啟動項目的。”歡迎光臨科迅(KOSUN)網站:更多資料請參閱 www.8538899.com 西安科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固控設備行業(yè)的領導者、鉆井廢棄物處理專家。可以為客戶提供石油天然氣鉆井固控設備,離心機系列產品,鉆井廢棄物處理設備,鉆井安防設備等四大系列二十五類產品。